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越春秋 > 正文 第05章 众叛亲离,平王病死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从沈尹戌的批评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实力,并不在于国土的大小,楚国扩张时期,土地面积并不大,但却有一流的雄心,而如今楚国有辽阔的土地,却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雄心壮志。www.biquge001.com

    在之后的一年,两国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事,但边界线上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话说在吴楚边境线,吴国的卑梁与楚国的钟离相邻,这两个地方桑蚕业发达,养蚕的人很多,桑树就成了重要的资源。为了争夺桑树,两座城邑就相互攻打,结果吴国一方打不赢,卑梁城被楚国人攻破。

    吴王僚听到边邑被破的消息后,大为恼火。刚想出兵攻打楚国的钟离城,此时却接到消息:楚国舟师已顺流而下,直抵吴国边境。

    楚国舰队来干什么呢?

    在楚平王统治时期,吴楚有两次大战。在长岸水战中,楚国人赢了,可是在鸡父之战中,楚国人输了。看来在陆战上,楚军的战力已经不敌吴军,不过楚平王还有一张王牌,就是楚国强大的水师。

    吴楚水路相通,楚国在上游河段,占有地利。楚平王大举出动舟师东下,意在对吴国进行战略威慑,同时炫耀武力。

    这支水师沿江而下,在吴国边境附近逗留,以窥吴疆。其实楚国人根本不敢贸然发动对吴国的战争,楚平王只是想证明一下,自己仍然是南方的霸主,我水师来了,你吴国人敢来迎战吗?不错,吴国人确实不敢迎战,因为在水面作战上,相比楚国,他们吴国还是略逊一筹。

    楚平王的舟师抵达圉阳(安徽巢县南)后,耀武扬威一番后,便启程西返了。

    对于楚平王这次无聊的举动,沈尹戌很不以为然,他分析说:“如今当务之急应该要安抚民众,可是楚王却劳师远征,招惹吴国人。一旦吴国人反击,楚国边境又没有防备,这能不丢失城池吗?”

    事实果然如沈尹戌所料。楚平王的舟师刚刚西返,吴国的反攻就开始了。

    吴王僚派公子光为统帅,挥师进攻楚国边邑钟离城。这次进攻,吴国人是蓄谋已久的,不仅是要报复钟离楚军攻破吴国边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里是重要的桑蚕养殖区,经济地位是很重要的。

    此前由于楚平王率舟师东进,吴国严加防备,因此钟离楚军将领判断,吴国根本不可能那么快就易守为攻。然而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一惯是公子光的作战手段,吴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跨过边境线,猛攻钟离城,钟离城很快便失守。公子光得寸进尺,挥师再战巢邑,又一次大获而归。

    楚平王本来想卖弄武力,不想却丢了两城,很没面子。

    喜欢读评时事的沈尹戌又评论说:“国君的一次轻举妄动,就导致两座城池被攻破,要是再来几次,我看连郢都都要丢失了。”

    面对吴国人凶悍的攻势,楚平王手足无措,只好继续延用下策:筑城。楚国又在州屈、丘皇、巢、卷四地筑城,可怜楚国的百姓们,陷入无休止的筑城工程中。

    楚平王显然没有意识到,他正在把楚国拖入无底深渊,不过他也永远不会知道了。因为在大动民力筑四城后一年,他就死了。他的死,对自己并不是件坏事,毕竟不会亲眼看到吴国兵马杀进郢都。

    楚平王之死,让一个人痛哭了。这个人就是流亡到吴国的伍子胥。哭,不是悲伤,而是失落,子欲杀,而仇不待。

    楚平王死了,他再也没有机会手刃仇人,他发呆半晌后,对跟随流亡的熊胜说:“楚王死了,我们复仇的心愿不能完全实现了。”说完后,他走进房间,闭着门,熊胜听到几声低沉的哭声。

    楚平王死后,太子熊壬继位,史称楚昭王。

    吴王僚可不管什么“不伐有丧之国”的规矩,他见楚平王刚死,楚国政局不稳,便派掩馀、烛庸率领大军,进攻楚国的六邑(安徽六安东北)及潜邑(霍山县北)。

    自从向戌弭兵后,东南成为战争最频繁的地区,吴楚交战不断升级,中原诸国对此都采取观望的态度。为了争取中原诸侯的支持,吴王僚派自己的叔父、资深政治家季扎再度出使中原诸国。当年季扎为了让位,躲了起来,坚决不当吴王,直到吴王僚上台后,才又返回,他是吴国一位十分令人尊敬的重量级人物。

    新上台的楚昭王对吴军的入侵十分重视,派出多路兵马,驰援潜邑。一直被闲置的战略家沈尹戌终于有机会出场与吴军较量了,他被提拔为左司马,率精锐的王家骑兵队,马不停蹄,赶往穷地(安徽霍丘西南),布置防线,阻击吴军。同时,左尹郤宛、工尹寿也率一支军队,抄截吴军的后路。

    吴军处境大为不妙,遭到楚军的前后夹击,进退两难。

    正当掩馀、烛庸两人陷入困境时,此时却从后方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吴王僚被刺身亡!

    吴王僚被刺,乃是公子光精心策划的阴谋。

    自从吴王僚继位后,公子光一直耿耿于怀,他认为自己才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吴王僚却近水楼台先得月。十二年来,公子光一直处心积虑,培植自己的势力,他韬光隐晦,就是想有朝一日能取代吴王僚,抢回君主宝座。

    在公子光的政变密谋中,逃亡到吴国的伍子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伍子胥满脑袋都是复仇的念头,他对吴国政局冷眼旁观,在吴王僚与公子光两人之间做出选择。最终他选择了公子光,因为公子光有才干、有野心,有成为一代雄君的潜质,是一个可以帮助他完成复仇心愿的最佳人选。

    公子光对伍子胥推心置腹,伍子胥则对公子光效忠,为其策划发动政变,他设计了几个方案,最后敲定一个最佳方案:刺杀吴王僚。

    要刺杀吴王僚绝非易事。吴王僚对公子光是有戒心的,平素出行,都有大部人马护卫,根本难以下手,而且吴王僚也是个勇士,武功高强,对付平常的刺客,绰绰有余。那么,如何刺杀,又派谁去刺杀呢?

    伍子胥早已准备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专诸。

    伍子胥怎么认识专诸呢?这话还得从他刚逃亡到吴国时说起。

    当年伍子胥落荒逃到吴国境内时,路上遇到有人要打架,他便凑在一旁观看。只见其中一名大汉,身材魁梧,肌肉发达,史书上写着“虎膺熊背”,看来是个练过健美的人,他的眉额突出,眼眶深陷,闪着一道凶猛的目光,令人不寒而栗。

    这位壮士也不是为何缘故,跟人结了梁子,准备以武力解决,双方摆开架式。壮士大喝一声,冲上前去,气势有如排山倒海,拳头还没打到,已经把对方怔住了。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突然有个女人站出来喊道:“住手,不要打了,回来吧!”那壮士打到一半的拳又硬生生地收了回去,然后二话不说,转头就跟着那女人走了。

    看到这种情况,伍子胥有些惊奇,便上前与他打招呼,请问壮士的高名。壮士拱手答道:“我叫专诸。”伍子胥不解地问道:“我看您刚才打架那气势如排山倒海,怎么听到一个女人叫话就中途退出呢?”

    专诸端详了伍子胥一下,回答说:“看您风尘仆仆,虽然有几分劳累,却是英雄好汉模样,怎么说话这样浅陋呢?刚才喊话的人是我的妻子,能屈于一人之下者,必能伸于万人之上。”

    伍子胥听后十分佩服,便与专诸交为朋友。

    如今伍子胥知道公子光密谋除掉吴王僚,他便想到了专诸,专诸有万人不敌之勇,势必能助公子光一臂之力。于是伍子胥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子光见到专诸后,以礼相待,推心置腹,认为专诸是个有义之人,可以信得过,便把刺杀吴王僚的计划和盘托出。他对专诸说:“看来老天爷特地让您来帮我完成继承王位的重任。”

    专诸听了后很不以为然,他反问道:“吴王余昧去世后,吴王僚是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天经地义,公子为什么要杀他呢?”

    对于吴国政坛内幕,专诸显然并不很知情,公子光愤愤地说:“先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大儿子诸樊是我的父亲,二儿子余祭,三儿子余昧,小儿子季扎。因为先王认为小儿子季扎最有才能,想传位给他,但季扎不接受,便把王位传给我的父亲诸樊。

    父亲去世后,又把王位传给弟弟余祭,余祭又传位给余昧,余昧去世后,季扎仍然不愿意继承王位,这样一来,我作为嫡长子诸樊的儿子,自然是合法的继承人。

    僚凭什么抢去本应属于我的东西呢?如今朝中大臣,都是僚的父亲、吴王余昧的亲信,我势孤力单,不能指望朝中大臣的支持,只能私下求助于党羽,否则我不会甘心的。”

    专诸并不愿意卷入到政治斗争中,他又说道:“您为什么不派人委婉劝说吴王僚呢?让他知道国家应该是属于您的,何必要用刺杀这一极端手段呢?”

    ');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