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新夏颂 > 第一百二十六章 那人那枪(一)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莫敬尧在继续坚持三天之后,不得已,聚集守关众将,宣布了撤兵高平的决定。www.biquge001.com为了延缓郑梉的北上追击步伐,整个关城,被莫敬尧下令,焚毁殆尽,所有的房屋街道,拆的拆,挖的挖,没再有一条街道可以安然行走,没再有一间房屋是可以放心入住,城里的水井,悉数用石块泥土填死,水塘,以及宽阔一些的水池,则是扔满了各种垃圾,死猫,死狗,不计其数,就连关城北门,也在莫敬尧领着断后的家丁离开之后,一阵炮火,炸得是七零八碎,还把路给堵了。

    郑梉接手的,就是这么一座死城,没有居民,没有鸡鸭,没有一个活物的死城,最后没得办法,只能又回到城外的大营里,再住一晚上,等众将把继续北伐的计划商定之后,直接就从大营出发,也不进城了,因为已经没有必要了。

    就在这之前,郑梉又给郑双龙续了一功,授郑双龙中军护卫将军,把郑双龙从前军左部直接调往中军,负责护卫郑梉的人身安全。郑双龙自然高兴且得意的接了差事,领着他那一帮役夫,大摇大摆的在中军大帐半边驻营,而后重新换上簇新的衣甲,像模像样的护卫起中军大营来。

    接了自家老丈人传来的军令,披挂齐整的郑双龙带着扮作军师的朱思苟,周春华二人,把零零散散的役夫们整理好队伍,而后各自骑上一匹大马,尾随着不断北上的队伍,往高平城驶去。

    走在往北的路上。并没有遭到哪怕是一丁点的阻拦。就连临近大路的村落里。也是人去楼空,也因为如此,稻田里全是没有来得及收割的稻子,这倒是便宜了郑双龙的老丈人了,直接让大军一边走,一边收割,一边就打包带走,也省了到时候没得足够的军粮食用。在朱思苟把这说成是就粮于敌之后,郑双龙赶紧的又去郑梉跟前好好表现了一把,博得了又一个好印象。

    必然的,收粮耽搁了大军的行进速度,等大军缓缓赶到高平城下的时候,迎接郑梉的,是早早撤回来的莫敬尧,和已经差不多整备齐全的高平城。

    事到如今,也不用假惺惺的喊什么投降不杀之类的话了,两军直接开战。一边是优哉游哉赶到的郑军,一边是同仇敌忾。誓于高平城共存亡的莫军,以及全城的父老百姓;一边是一架架蚁附在城墙上的云梯,一边就是如冰雹般落下的石头,滚木;一边是没能跑到城下就被射倒在地的郑军,一边就是被拉扯,被长矛戳上,被弓箭射中而从城墙上掉下来的莫军。

    天还是那天,地还是那地,城还是那城,只是这天地间,多了一方战火硝烟,多了一方血雨腥风。

    城外,扎下的中军大营中,一个高高竖起的云台,郑双龙正陪着自家的老丈人,远远的看着城下城上的来回攻防。

    “这西洋货确实是个好东西,隔了这么远,都能够看的清清楚楚,你要不要试一下?”郑梉把拿在手上的单筒望远镜给郑双龙递了过来,这边郑双龙赶紧上前一步,双手接过。

    郑双龙接了望远镜,学着老丈人的样子,把较细的一边凑在眼睛上,另外一边指向城墙处的战场。随着移动的手臂,眼睛里看到的情景,也不一样。

    两个女墙的中间,一个试图往下射箭的士兵,突然被一杆长矛从下面戳了上来,长矛明晃晃的矛尖,从那个士兵的腋下往上,直接扎进了没有防护的胸腔,一股血水,顺着矛杆,先小后大。

    那城上的士兵,因为失去了力气,手上的弓箭也自手中落下,横斜着,掉往城下。

    那个在云梯上的长矛手,因为被刺死的士兵挡在了前面,干脆也不把长矛抽出来了,双手用力,把长矛那头的士兵直接从女墙里甩了出来,而后因为重力的关系,直接从长矛上滑落出来,往城下掉了下去。

    这也就是一下下的事情而已,就在云梯上的长矛手分神看着那个下落的尸首的时候,女墙那里重新有站过来一个士兵,看着女墙外那个离着不远的脖子,手上的长矛一刺一收,血水往上,尸体往下。

    如今的城下,不仅有往上攻城的士兵,还有因为攻城失败掉下来的尸体,有城下扔下来的巨石,滚木,有城上砍落下来的云梯残骸,有各种断矛断箭。当郑双龙把望远镜随着掉落的士兵往下移动的时候,先是看到士兵的尸体一个停顿,而后以一个不可思议的姿势向两边弯曲,接着,就看到士兵的一根骨头,从衣甲下面穿透出来,再接着,一个往城上落下的石头,径直就砸在了那个士兵的尸体上面,一时间,白的,红的,四溅开来。

    没有征兆,郑双龙一下子扔了手上的望远镜,一手捂胸,一手捂肚,可是心底的那一股恶心劲,那里是能够捂得住的,嘴上不受控制的努力张着,一股股酸水,把本就不大的云台,吐了一地。

    不一样啊!这是把一条老命都差不多吐出来的郑双龙,最最深刻的想法,不管是当初日本株式会社的凶杀现场,还是后来北上谅山,震杀那些拒不交粮的山民,还是后来半路截杀莫敬宇,都不一样,郑双龙自讨也是一个战场老手,都是做将军的人了,不想看到如今的场面,还是丢了一个大脸。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战争吧!之前的种种,和这个比起来,也就是小打小闹而已。

    其实,这却是郑双龙理解的错了,当初江野灭杀日本株式会社,因为年岁小,力气不够,只能采用取巧的办法,要是当时江野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壮硕汉子,手上使的是一根丈八长的哨棒,那不定那些日本人得死的怎么一个惨法!郑双龙也不用这时候了。当时就能够吐上三天三夜。看见肉都恶心。震杀山民。那时候哪里杀了好多人?也就是放了放火枪,让山民知道绝对力量面前,一切还是乖乖听话的好。至于后来的事情,郑双龙都被分到后勤去了,哪里能够真切的去好好体会,最多也就是提拎着两个人头,来回跑了两趟而已。

    看着给自己屡立奇功的好女婿,郑梉把自己的手绢递了过来。示意郑双龙先擦一擦嘴角,“你这样可是不行,都已经是做将军的人了,要是让一帮手下看到,你还有什么威势可说,赶紧的,回去洗洗,等黎将军攻势结束之后,由你接着下一波攻城,可别给本王丢脸!”

    在攻城开始之前。黎椿抢到了正面主攻的任务,阮启则是领了五千军马。围堵西门,在攻破高平之后,阮启还负责向西一线战事,最主要的就是高平西北边的重镇,保乐。而阮名世则是负责东线,在围住东门之后,由手下大将阮名树领着少量兵力,出东溪,下七溪,一路攻杀,直到谅山地界,阮名世这一线,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堵住莫家有可能去往镇南关请来的大明军队,务必要在郑梉攻破高平之前,阻挡大明军队的干预。其实,这倒是郑梉小心了,镇南关守将正因为自家儿子在莫家地盘上凭空消失,要找莫家的麻烦呢!哪还有闲情去管高平的求救,不落井下石就算是好的了。至于北门,则是郑梉的亲儿子郑梣亲自负责,手下是将近五千之数的骑兵,主要任务就是预防莫家弃城逃跑。也是因为这样,继续护着中军的郑双龙,在黎椿那边没有见功的情况下,很是荣幸的接了攻城这一个伟大的任务。

    郑双龙自是不敢拒绝,但又不知道怎么办?也不再腆着脸站在云台上了,给郑梉行了一礼,赶紧的从云台上下来,找朱思苟他们商量对策去了。

    高平战火连天,升龙鼓声初闻。

    在宣光镇武公悳宣布清君侧,诛国贼一夜又一天之后,升龙城清都王府,一众上朝不去皇宫的朝臣,正位列两班,面向未来的清都王郑柞。郑柞并没有坐在往昔郑梉坐过的位置上,而是在半边放了一把椅子,郑柞就坐在这张椅子上。

    堂下,一个风尘仆仆的传信兵,双膝跪倒,双手杵在地上,头深深的低着。

    郑柞把手上的信件递给一边躬身站着的太监,“大家都看看吧!宣光镇反了!”

    “世子殿下,如今武氏已反,这朝中是不是该有人出去了!”说话的人姓郑,单名一个岳字,是一个不受重用,但又心比天高的武将,这人最倒霉的就是在郑梉刚坐上郑主不久,正在和南边的阮家干仗呢!有阮家的间谍给郑梉传信息,说郑岳和郑嘉造反了,害得郑梉放下了大好的战事局面,着急着回来要剿灭郑岳,可回来一看,这哥们根本就没造反,郑梉在白白担心一场的同时,也就记恨上了郑岳,郑梉当了好十几年的郑主,一直都没给过郑岳好脸色,就是如今郑梉北伐,也没有带上他。心有怨气,加上朝中刚好站着一个姓武的,从宣光镇过来的武将,郑岳也就有了这么一说。

    经郑岳的提醒,大家猜反应过来,是了!眼前这个武将可是宣光镇武家的人,不会吧咱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事情给宣光镇传回去吧?想到了这一点,本来想说话的众位大臣,一个个的沉寂了下来。

    “世子殿下,臣下告退!”那武将倒也干脆,见着朝上的大臣都不信任自己,给郑柞行了一礼,就要往外走去。

    只是他想走,可郑岳却不想让他走,“大胆,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是你想走就能走的么?世子殿下,如今武公悳既然已经造反,咱们要做的,就是把与宣光镇有联系的人全部抓起来,避免这些人与宣光镇互通消息,走漏我王都的虚实。依臣下看,这人就是武公悳派过来的间谍,必须抓起来,严刑拷打...”

    郑岳话说道一半,却被郑柞给打断了,“要是依着将军的意思,是不是本世子的侧妃也要抓起来,有可能,她就是间谍呢!嗯?”

    “臣下不敢!只是如今这王都之中,确实有许多交好宣光镇的......”郑岳的话再一次被打断,脸色憋了通红,恨恨的看着地面。

    “行了!武将军暂且退下,”前半句是对郑岳说的,后半句却是对站在门口的武山石说的。

    “如今最为紧要的,是要弄清楚宣光镇的虚实,你等在宣光镇,比起朝中诸位臣工,有更清楚的认识,你且说说!”郑柞也知道,如今自己这边对宣光镇是一无所知,要知道具体的情况,也只能靠堂下跪着的传信兵了!

    那传信兵跪了半天,此时得了郑柞的询问,赶紧抬起头来,把自己和同伴们得到的消息,不管巨细,通通告诉了满朝臣工。

    起兵一万,辅兵三千,水军五千,战船一百五十,这是军力;北上,战兵七千,辅兵三千,截击升龙北伐大军,南下,战兵一千,占义安,东进,水军两千,战船八十,攻太原,留有战兵两千,水军三千,战船七十,护卫大河,这是战略;还有其他的诸如后勤保障,民夫征发等等,传信兵也把大体的数目情况通报了一遍。

    传信兵这边一路说,另一边的大臣就在拿出来的地图上标记上去,等传信兵说完,一张战略态势图也就画出来了。接着就是满朝臣工一起商量,你这边一个建议,我这边认为该这样防守,他那边又说要那样进攻,一下子,整个大殿就喧闹起来。

    和清都王府的喧闹不同,在宣光镇,也是一个大殿,却要清冷了许多。已经宣誓起兵的武公悳,已经默认了起兵事实的一众文武,还有名义上起兵的理由之一,莫家的代表,莫敖,江野。

    “既然事已至此,本王也容不得你们反对,都好好的跟着本王清君侧,诛国贼,等事成之日,少不了你们的从龙之功,要是谁敢把今日商量之事,泄露出去半句,本王不介意,再杀郑贼之前,先用他的人头,磨磨刀子。”武公悳一通狠话,(未完待续。。)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