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开局入赘大唐李家 > 第一百零六章 很难变现的盐路
    “这可是上等的精盐啊!”

    王营捻了一指甲盖,在火光下仔细观瞧,又亲口尝了尝,惊讶的说道:“大哥,这成色看起来比官盐还要好上很多。www.83kxs.com

    “那是自然。”

    杨默满脸欣慰,笑的十分开心。

    这算是自己穿越以来最痛快的一件事了。

    弄出来精盐,自己想要做的事第一步算是彻底迈了出来。

    “大哥,这怎么就能变出来精盐呢?”

    整个过程,王营是亲眼所见,可却闹不明白。

    为什么捣碎放在锅里煮,然后再煮就能变成这种盐。

    煮盐的事,他是见过的。

    把毒盐矿变成精盐,也不是没人想过,但他们都没有成功。

    杨默怎么就成功了呢?

    “精盐不是变出来的。”

    杨默心情好,自然原因给他解释:“这里面有化学反应...也不对,是物理反应。”

    他叉着腰,现在很像抽口事后烟。

    “化学?物理?这是什么?”

    王营越听越迷糊,旁边的李白灵光一闪,想起之前杨默提过的一个名词:“大哥,这就是你说的格物之道么?”

    杨默想了想,点头道:“可以这么理解吧。”

    旁边的王营心里火急火燎的想要弄清楚哥俩在聊的什么,插嘴道:“二哥,格物,什么是格物?”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是《大学》里的话。www.luanhen.com

    李白也很是高兴,能把毒盐变成精盐,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意思就是说探究万物的规律,然后加以利用。”

    王营半知半解的哦了一声,还是没有听明白。

    “平日里让你多读书,你就是不听。”

    杨默没好气的趁机训斥道:“现在知道什么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吧。”

    王营只能挠着头,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当然也不敢反驳:“我以后一定好好读书。”

    “读书的事以后再说,有了精盐,大哥,咱们便是想把路修到长安也不是难事。”

    李白兴冲冲的将提炼出来的精盐铲出来,放在了早就准备好的玻璃杯里。

    透明的玻璃杯装满洁白晶莹的食盐,在火光的照耀下,让李白心里说不出的欢喜。

    像是一个丰收后看着粮仓满满的老农一般。

    杨默则微微摇头:“这种办法成本还是很高,没有办法普及,咱们还需要想办法弄出一条流水线出来,争取把成本降到最低。”

    李白嗯了一声,但也没有听懂杨默说的流水线是什么意思。

    但既然大哥这么说了,那一定有解决的办法,自己听吩咐就是了。

    旁边的王营则皱起眉头来:“大哥,只怕是不成的。”

    “什么不成?”

    李白十分敏感。

    “就是咱们想要靠着精盐发财,这事是不成的。www.biquge001.com

    王营搞清楚了两个兄长高兴的原因,脸上露出忧愁。

    “怎么的呢?”

    杨默也是一愣,见王营不像是胡说八道,脸上的笑容也跟着消失。

    王营挠着脑袋,将北隋关于盐税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盐铁之税自古以来就是受朝廷重点监管。

    相关的律法也是最全,执行最严格的,毕竟这直接关系着税收。

    但同样的,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生意无人做。

    因为盐这块有重利,所以民间的私盐贩子屡禁不止。

    历朝历代,对私盐贩子的打击都很严厉,也各有各的打击办法。

    北隋朝廷有意思的是,盐税有配额,这些配额是分给各地世家豪族的。

    各地府衙有官盐出售,各地的世家豪族们也有卖盐的资格,当然每个郡还有专门的盐务司。

    三方势力里,世家豪族们的配额是固定的,意味着每年上缴的盐税也是固定的。

    之所以这么做,逻辑也很简单,私盐贩子既然消灭不了,那就在自己的掌控下培养出一个最大的出来。

    而世家便是最大的私盐贩子。

    虽然世家有盐税的配额,但并不是固定的。

    每年都有一次增加或者减少的机会。

    想要增加很简单,那就是拿私盐贩子的人头来换。

    剿灭的私盐贩子越多,增加的配额越多。

    如果这一年里世家一个私盐贩子都没有剿灭,那对不起,要减。

    而且这一减分量还很高,直接减当年的三分之一。

    所以这逼迫着世家们会把境内的私盐贩子视作仇敌,大力追捕。

    这些都是北隋开国时,那位游侠出身的皇帝立下的规矩。

    称之为祖训。

    按照道理来说,祖训是不能随便更改的,但后续的皇帝都认为这是个亏本的买卖。

    全都想着把这一块全都收回自己的手里,或者全部交给盐务司。

    明里暗里也都出台了很多的政策。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有盐税配额的世家和朝廷打了那么多年的交道,也明白朝廷在想什么。

    于是后续的几十年里,私盐贩子剿还是要剿的,但力度不再像之前那么大了。

    甚至有些私盐贩子,就是世家暗地里养的。

    朝廷想要把盐税收回去的决心大一点,他们剿盐贩子的力度就小一些。

    盐贩子一多,就会导致朝廷的盐税降低。

    而世家上缴的盐税却没有变化,自然就会有人提议,世家的配额砍不得。

    若是砍了,岂不是连这些钱都说不上来了?

    于是这样黏黏糊糊,北隋的盐税这块错综复杂,已经形成了一个谁都不敢去处理的大麻烦。

    王营说完,李白的脸色也跟着沉了下来。

    看着杨默,见他像是在思考消化老三的这番话,微微一顿,看向王营:“难道依靠着王家,咱们也不能把盐卖出去么?”

    “这不是卖出去卖不出去的事,五年前,我家的盐税配额就交给了李家,现如今太原所有的盐税都是交给国公府的。”

    王营面露苦笑:“太原的盐已经足够了,就算咱们能造出比官盐还要好的盐,也卖不出去啊。”

    李白错愕,猛然想起一件事来:盐从来都是不缺的,一直都是管制物品。

    某些地方会出现缺盐的情况,只不过是朝廷控制盐的销售。

    盐的价格、质量,因为管控,加上各方利益的交锋,导致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

    交锋一旦打破了平衡,本来不缺盐的地方就缺盐了。

    “卖不出去?咱们这种盐质量那么好,也卖不出去么?”

    李白依旧不死心的问道。

    王营嗯了一声:“各地的盐税都是被垄断把控的,所以外盐很难进入,除非是私盐贩子...”

    “但...”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李白也明白,那就是当地最大的私盐贩子就是当地的世家豪族。

    “就没有办法么?”

    这次换李白挠头了,王营也跟着摇头,刚想说没有。

    杨默则抬起头来,眼中露出精光:“有!”

    “什么办法?”

    老二老三看向老大。

    “军队开路,打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