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凡人的篡清之路 > 第35章 鏖战苗家老寨(下)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残存的练勇大哗,紧接着就一哄而溃,有组织的抵抗停止了。www.biquge001.com

    很快,苗家老寨三个门大开,上千练勇策马奔逃而出,然而寨外四周早就掘好长壕,灯火通明,还有二千连弩兵与强弩手、火枪兵严阵以待,于是纷纷轰击,把这些活靶子连人带马统统射倒,这可把贵福哥心痛的大骂,急令停止射击,喊话招降,那些马匹他都看作是战利品了,这年头凑够马匹,组建一支成建制的骑兵容易么!

    逃出寨子的练勇骑兵也看清了局势,感情四面不光有弩兵,长壕后面还有上千的太平军骑兵等着抓俘虏呢,于是胆气俱丧,一个带动十个,十个带动一片,纷纷滚鞍下马,伏地乞降。

    而这时寨子火光四起,战斗未息,贵福哥命令部分军队封锁道路,开始救火,勒令喊话残存者投降免死,因为这邬堡老寨里储存着大量硝石火药,他不想逼迫某些人实施绝望举动,把火药库变成大炮仗,那可就太亏了耶!

    于是在几小时的无序纷乱中,童子军开始有秩序的受降,寨子内所有民众都被勒令出寨,检点辩认身份,火药库,军械库,粮仓及寨主居所等重要场所都被占领控制,各处火头也被扑灭了。

    第二天一早,贵福哥骑马检阅童子军全军,并审视俘虏,查看收获。

    攻克苗家老寨之战,童子军损失不小,士卒伤亡八百多,大多是肉搏兵,其中死二百七十余,重伤一百四十多,铜炮也炸膛一门,这还不算被阵前处斩的十几名违令官兵,对贵福哥来说,这些都是正常损耗,童子军现已具备看得过去的火力和战斗经验,算是初步达到了他要求的战斗力。

    战后收获也很大,首先是缴获了一千多匹战马,这让贵福哥的马队扩编了一倍,接近二千五百骑,机动能力就等于战斗力,可以运用的战术手段大大增加。

    其次缴获了硝石和火药十万多斤,其中品质优良的白硝有四万斤,这一下大大缓解了童子军匮乏的弹药问题,贵福哥有条件考虑设计炸弹什么的新武器,组建投掷新军种了。

    其三是获得极多的粮食,苗家老寨别的不多就粮仓多,囤积的粮食足够童子军吃上一年有余,有些仓底的粮食都腐烂发霉了,真不知道苗沛霖为何囤积这么多粮食火药,看来这老小子真是图谋不轨、野心不小。

    其四是得到骡马牛只四千多头,贵福哥这下也有牲口拉粮食了,不过他觉得不够,他想要更多,更多···

    其五是银子和其他资财,统计有近七八万两现银,其他金银器皿、古董古画及绫罗绸缎估计也能装十几大车,这些东西贵福哥真心很喜欢,于是都笑纳了。这次破寨收获,几乎比打下几个富庶州府还要丰腴,难怪古往今来,历代皇帝都喜欢抄贪官的家,抄了真心能过个肥年。

    最后处置的是俘虏问题,苗沛霖带着苗氏宗族一百多人集体投降了,能够保全火药库苗氏族人起了关键作用,所以他妄想凭此免死。此外投降的还有邹兆元、管致中等大小练勇头目几十人,贵福哥扫了一眼跪在地上尚切不住打躬作揖的苗沛霖,甚至没有跟他说话的兴趣,把手一挥,就吩咐把苗氏宗族五六十名男性成员绑了,既然他们全部参与了战事,就没有豁免的权利,他们的下场是全部斩首示众,以慰童子军战死亡灵,苗沛霖作为罪魁祸首得到了特别优待;不斩首,只剥头皮,斩四肢,点天灯。

    具体做法就是剁掉苗沛霖的四肢,再把头皮剥开,浇上一碗融化的白蜡水,从天黑点到天亮,这刑罚比起后来被他出卖的英王凌迟之刑,还算仁慈很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处死苗沛霖后,吴如孝、陈玉成和捻军白旗旗主龚得树就再也不提这件事,仿佛从来没有此人,他被彻底遗忘了。

    至于邹兆元、管致中等练首,贵福哥没有马上处置,只是吩咐他们待罪立功,帮助劝降其他的圩寨,表现出色者,不但免死,而且可以安置在当地,继续当太平军的守土地方官,至于唐禧菁肯不肯接受他们,贵福哥压根没去考虑,他身为太平天国幼主,任命官员几乎就相当于天王诏旨,权威性不容置疑。

    于是死里逃生的地头蛇争相效命,纷纷奔走规劝各处村庄圩寨放弃抵抗,短短几天功夫,凤台、定远、怀远附近七八十个圩寨纷纷求降,节省了童子军许多时间,于是贵福哥毫不客气的派人征马、征牛、征夫运粮。

    吴如孝、唐禧菁这时也派人向他汇报,定远和凤台县城都被攻下,怀远县城也被白旗捻军包围了,现在两军已经联络接洽,相约合攻颍州,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贵福哥不再关心这些,他回复吴如孝、唐禧菁两将,让他们有事去找主将陈玉成商议决策,而他这次捞得很足,准备先回撤庐州,再把物资粮草转运回全椒,然后就凯旋回京了。

    吴如孝这次也搜集了很多物资粮食,而且裹挟了二万多民众,因为自己兵力只有三千,他请求与顺路的童子军一起回返,贵福哥当即表示同意,他将自己的主力部队和骑兵集中起来走在运输大军的中间位置,而自己的运输队伍的路线靠近定远方向的内侧,让吴如孝的运输队伍走在靠近寿州方向的外侧,而后直言不讳的告诉吴如孝,寿州临淮方向的袁甲三肯定不会坐视他们安全返回,一定会派军偷袭,要吴汝孝的队伍做饵,打偷袭清军一个伏击,事后损失的粮食和牲畜由童子军加倍补给庐州守军,吴如孝能拒绝么?

    当然不能,于是就有了袁甲三给咸丰帝请罪折子上的内容,他派出三千偷袭部队先胜后败,被展开队形兜截的连弩兵射得人仰马翻,又被贵福哥的二千多马军追得是遁逃无路,三千清军几乎是全军覆没,所以请罪折子上小败是经过艺术处理的···真没有全军覆没,好歹逃回来三百来人。

    所以到了1859年四月末,清廷封赏苗沛霖为四川川北道的圣旨到达安徽时,定远、凤台,怀远三城俱都易帜,成了太平军与捻军的地盘,淮北练总苗沛霖身死族灭,贵福哥的童子军携带可供全军食用两年的粮食物资,上万牲畜及三万五千多民众回返全椒县城,为这次大捷画上一个完美句号。

    回到全椒后,贵福哥尚未把这新增加的数万人安顿妥当,就接到天王洪秀全的慰问使者和特旨诏书,诏书主要有两条内容;

    诏书第一项内容,任命洪天贵福为圣雷电显圣军师、中军主将兼正掌率(全军总参谋长兼总司令),掌理朝政,勾赞(参谋)外务交涉,也就是说,贵福哥现在可以掌管军事、参与制定外交事物和一切国家基本决策,几乎就是国家元首了,当然最后决策权还掌控在洪教主手里。

    其实,说起来童子军只不过搞了次局部骚扰作战,对全局态势没有决定影响,换做其他将领,最多可能通报表扬一下,官升一级,但谁叫天贵福有个教政军一把手的亲爹呢,不过这回贵福哥真心觉得洪教主封赏得挺英明的,方便自己以后名正言顺的到处揩油了。

    诏书第二项内容,让幼主殿下立即回京,参加常委决策会议···不不,说错了,就是发改委开年度总结会议···不不,又错了,是御前国事会议,呼~~~好险,不要抓我喝茶···貌似这次说对了。

    “呵呵,要见到干王洪仁玕了么,貌似洪天贵这名字还是那老眼镜仔起的呢,”

    贵福哥在心里这么嘀咕着,于厅堂上起身接过圣旨,就摆了摆手,挥退了传诏女官,以他这幼主身份,自然不用巴结什么天使天官了,他小大人似的来回踱了几步,暗下了决定;

    “把手头的事处理处理,就回去看看吧,反正老子出来就不打算回去了,别想把老子圈在南京等死。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网

    ...

    ...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