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修正的人生 > 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道贩子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夏灵凤到了新河街上,哥嫂和二姐都已经来了。www.biquge001.com

    夏父也已经把货物搬上了车。

    夏灵凤就和父亲一起去了赵家湾。

    刚到湾口,就有一个老汉喊道:“二道贩子换苹果来了!”

    夏灵凤听到这种说法,心里笑开了花!“哈哈哈!好久没听到有人这样称呼了!真新鲜!”

    夏父还是找了一个热闹的稻场,夏灵凤仍是做好准备工作,找好两棵挨近的树,把秤杆吊在中间,方便父亲看秤杆。

    中午,只吃了一个冷馒头,向住户要了一点开水,暖了暖胃。到下午四点钟,就早早收了工。

    这街上,宣传工作也做好了。

    腊月的新河,农村人赶集本来就多,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街上的批发也热闹起来。

    腊月二十四,所有的苹果和桔子都卖完了。

    在这之前,夏灵凤就和秦继英说了,要留二十斤苹果和二十斤桔子,自己家里吃。

    秦继英说:“留这么多啊!”

    夏灵凤说:“不多,给大姐送几斤,给你娘家送几斤,这样就够了啊!”

    秦继英说:“还给他们送啊!”

    “他们”,指的是自己的娘家。

    秦继英做事一向谨守本分,很谨慎的,婆婆不叫送,自己是不擅自送的。

    尽管这个家的财政大权在自己手里,迎来送往,还是要婆婆发话的。

    夏灵凤知道她的顾虑,于是笑着说:“我来说!”

    于是,吃饭的时候,夏灵凤就说了送水果给这两家的事。

    夏母倒是干脆的很。“这个你们留够吃地就行!剩下的,你们想送谁,就送谁吧!”

    夏灵敏看着夏灵凤,撅着嘴吃饭,也不说话!

    夏灵凤知道她想给徐国庆家送水果。

    夏灵凤心想:“你个吃里扒外的!还没有嫁出去,就偏着婆家了!我偏不说话!急死你!”

    于是装着没看见夏灵敏的神情。

    夏灵敏胡乱扒了几口,看大家都没有说的意思,自己也不好开口说,就把碗重重的一放,要离开饭桌了!

    夏灵凤看戏耍她已经够了,就问:“国庆节啥时到啊?”

    秦继英说:“国庆节早过去了!”

    夏母说:“这孩子,都快过年了,还问啥国庆节啊!”

    只有夏灵敏听懂了这话的意思,“国庆节”是夏灵凤经常开夏灵敏玩笑的话,她就称徐国庆叫“国庆节!”

    夏灵敏这人你说她笨吧,她这时倒是挺聪明的。

    忙说:“他腊月二十八来送年节的!”

    夏灵凤说:“那就给他也留五斤吧!”

    夏灵敏忙转怒为喜。咧开嘴笑了一下,就扭进自己的屋了。

    大家这才知道,哦,“国庆节”就是指徐国庆啊!

    留就留吧,大家也无所谓。

    晚饭后,一算账,今年从十月中旬就开始卖水果,总共赚了八百多元。

    八百多元,又是一笔巨款!

    夏灵凤问道:“嫂子,去年的六百元,今年一年用了还剩多少?”

    嫂子说:“还剩四百多元!主要是你读书置办东西用了一百多,每个月伙食费五元,总共花了两百多元。那分田到户,置办农具,我吃药,我们自己用的是卖猪仔的钱,收支刚好平衡。”

    夏灵凤说:“那好!明年,这个房子就不用租了,房子只租了三个月是吗?”

    秦继英说:“我和房东说好了!已经退了!还剩几天,就算了!本来租期是租到腊月二十九的。”

    夏灵凤说:“退掉就算了!明年再卖水果,会有很多人的,我们想想别的办法!水果就不用进了!爹没什么事的话,你反正是走村窜乡的,你可以做一做!”

    夏父木讷的脸上浮起一点笑意。

    说实话,他挺喜欢走村窜乡这份事。推着车子,到每个村,每斤赚个一毛钱,稳稳的生意。

    比在地里扛重活强多了。

    现在也老了,重活也弄不了了,推个车,走走路,倒是没什么问题!

    可惜的是,水果大上市只有在十月份到过年这一季,时间太短了!

    夏灵凤早前已经把詹湘南给的布料拿给大伙看了!

    夏灵凤对秦继英说:“嫂子,我想做个短款的风衣。”

    秦继英说:“啥叫风衣啊?”

    夏灵凤说:“就是敞着穿的外套!”

    秦继英说:“怎么做啊?”

    夏灵凤说:“我来教你怎么做!我画给你看!”

    前世,夏灵凤在暑假没事,曾经报过裁缝班,不过,她学艺不精,只能画些图,裁剪之类的,还停留在裁剪纸片上,没有尝试过剪真布,后来,衣服样式越来越多,自己设计的远远跟不上形势,于是就放弃了!现在,画个草图给秦继英看,还是绰绰有余的。

    夏灵凤三笔两笔就画出了草图,告诉秦继英风衣下摆要略放开一些,穿着毛衣量尺寸是最好的。

    还有,中间收腰部分用环口,多余的布,做一条同色腰带。

    这样,扣着扣子穿上时,腰带横绑系在右侧;敞开穿时,带子就系在后腰。

    夏灵凤一解释,秦继英就听懂了!

    夏灵敏听说,也起了向往。“我也想做个风衣!”

    秦继英说:“新河可没有这样的布料啊!”

    夏灵凤说:“混纺的布料都可以做的!花格呢的也可以做!”

    夏灵敏说:“那我们明天就去买吧!需要多少布料?”

    夏灵凤说:“那要看你想做短的,还是长的,还是中长的?”

    夏灵敏也不知道别的是什么样子的,就只有夏灵凤这一个参考。于是说:“就你这样的!”

    “那还要看门幅。”秦继英说。

    夏灵敏说:“明天我们一起去!”

    秦继英说:“我哪有时间去啊!我这里还有一堆衣服要做呢!前几天都急得不得了了!生怕苹果卖不完,过年的活,还要赶着做呢!你叫三儿和你一起去。正好,把写对联的红纸,年画,都买回来吧!一直都没有时间去买!”

    夏灵敏答应了!

    第二天,夏灵凤和夏灵敏去买布料,夏灵敏看中了一款淡绿色的布料,问了营业员大致需要的尺寸,就买了布料回去。

    夏灵凤牵着夏灵敏的手:“二姐,我们从这边走,看看那水果屋。”

    夏灵敏说:“有什么好看的!”

    夏灵凤就是想看看,不管怎么说,这个是夏家全家第一次正式做生意的地方,是个值得纪念的地方。

    所谓:“梦想从这里!”

    两姐妹手牵着手来到出租屋。站在门口,想想那几天火爆的情形,就不由得想笑!

    有人从这里过,见两姐妹站在门口,说道:“小姑娘,批发水果是吗?人家早卖完了哦!今天都来了好多人来问啊!没有了哦!我也没有买到啊!”

    早晨都有人来排队,后来问了房东,才知道没有了啊!问他们还进不进货,人家说,房子都退了,只租了三个月呢!

    有人说:“唉!现在苹果都卖到八毛钱一斤了,贼贵啊!和猪肉价钱差不多了!过年啊,农家都杀猪了,猪肉卖得便宜啊!唉!开始还不想买,孩子看到别人吃,逼着来买!这下没有了哦!走吧!别等了!不会开门了!”

    说着,几个人很不甘愿地走了!

    夏灵凤说:“你看,我说吧!人们就是开始观望!只要有人开始做,人们就跟风上,一家有水果吃,别的孩子就伸长脖子,流着口水,张大嘴巴,要吃呢!”

    夏灵敏说:“呵呵呵,还是进少了!别人会去进吧?”

    夏灵凤说:“县城肯定也没有了啊!”

    夏灵敏反问道:“你怎么知道?”

    夏灵凤说:“我问过那——大贩子,他们也是第一次做,不敢进多,估计到最后就涨价了,你刚没听说,这都涨到八毛了啊!这水果,原来就供给城里人吃,应该是够的,现在今年分田到户了,农村可能也有点钱了,大家都舍得吃了!再加上,我们一家就进了三千斤,你想啊,本来就没有多少了。大贩子也不敢再进了,第一年,估计不足啊!”

    夏灵凤本来想称那人为“老板”,可是平时听父亲和嫂子都称他为大贩子,就只好说成大贩子。

    而夏家一家当然是“二道贩子”!

    “二道贩子”在最初改革开放时期,是被人瞧不起的!说他们是坐地起价,不劳而获!

    而恰恰是这些被人瞧不起的一拨人,最先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被称作“万元户”的。

    所以,夏灵凤首先就是要改变家人头脑中的意识。

    其实,父亲一直都还是有生意头脑的。

    听母亲说,父亲在解放前在街上就是做生意的,不过是帮别人做的,有时又打打短工,有时又当当挑夫。什么活都做过。

    姐妹俩边走边聊。

    又买了一些过年需要的东西,年画,红纸,图钉。

    经过集市,看到集市上有人在他们去年摆摊的地方,提着桶子,帮别人研制皮蛋,这时,已经很少有人来做了,因为快过年了。

    那人在寒风中等在那里,瑟瑟发抖呢!

    看起来很可怜的!

    夏灵敏和夏灵凤就都笑了起来。

    夏灵敏笑是因为在那里,她认识了徐国庆。

    夏灵凤笑是因为那人也不看看时候,农村人腌制皮蛋,纯粹就是为了过年吃,这时间马上就要过年了,现在腌制,也来不及年三十端上桌子团年,大年初二到初八待客,所以,就很实际地不来腌制了。

    估计原料买多了,今年腌制的人,应该是不少的!

    夏灵凤也没有功夫去留意!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