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越春秋 > 正文 第009章 掩袭钟吾,水漫徐都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这一番话,让伍子胥心里的石头落下了。www.biquge001.com他打心里觉得,吴王阖闾确实是位有着远大理想与抱负的君主。

    阖闾的事业,就是自己的事业,想到这里,他对阖闾说:“要治理国家,首先得使国家安定,社会有秩序,民众各尽其职,然后才可以成就王霸之业。”

    阖闾是真心向伍子胥讨教,并非纯粹作秀。他很明白,吴国虽然军事力量强大,但根基却不深,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于是他又问:“具体要怎么样做呢?”

    伍子胥提出十二字方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这其实是把楚国经验搬到吴国,如果用后来孙子的话说,伍子胥的战略就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这样,楚国与吴国两个国家都拼命的筑城,筑城是一件很劳民伤财的事,可是效果有所不同。楚国是将筑城当作抵挡吴国进攻的防线,而吴国筑城则是作为一种战略威慑,从双方战略态势看,楚国仍然是消极防守,而吴国仍然是主动进攻。

    为了打击对手,吴王阖闾大肆收留楚国的逃亡分子,伯嚭就是其中一人。

    伯嚭是楚国三朝重臣伯州犁的孙子。二十多年前,王子围(楚灵王)发动政变,推翻楚王郏敖,诛杀伯州犁,伯嚭便逃到国外。吴王阖闾上台后,同样是楚人的伍子胥得到重用,伯嚭想碰碰运气,便前来投奔。

    伍子胥在吴王面前大力举荐伯嚭。伯嚭的经历与他自己有类似之处,因而在内心深处,他把伯嚭当作同病相怜之人。初见伯嚭时,伍子胥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有一种亲近感,觉得他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吴国大夫被离问伍子胥:“您为什么第一次见到伯嚭就信任他呢?”

    伍子胥答道:“我们身世有相似之处,正所谓同病相怜,谁不爱自己的亲人,谁不怀念自己所思念的人呢?”

    被离提醒伍子胥:“您所看到的只是外在的相似,伯嚭内心深处是不是跟您类似呢?”

    伍子胥没想过这个问题,他答道:“这我就不知道了。”

    被离叹了一口气,对伍子胥说:“您要小心读啊。依我观察,伯嚭眼光如鹰,走路时象虎,完全是一个追逐名利之人,他的性格跟你可不一样,你得小心读才行,不可太亲近了。”

    这一番话,伍子胥并不以为然,他仍然向吴王阖闾举荐。伯嚭被任命为大夫,并很快成为吴王所信任的人之一。

    掩馀、烛庸两人逃往楚国后,吴王阖闾归怒于徐、钟吾两国政府的通风报信,决心拿徐国与钟吾国开刀。

    公元前512年冬季,吴国大军突然掩袭钟吾国。钟吾军队大败,君主成为吴军的阶下之囚。这是吴王阖闾夺位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用兵,旗开得胜。

    紧接着,吴军挟胜利之余威,又攻入徐国。徐国坚守都城,并派人紧急向楚国求援。楚昭王派遣沈尹戌率军驰援,然而还是慢了一步。

    吴军的作战十分灵活,采取了一种创造性的进攻方法:在山区截流筑坝,在河水积蓄到一定水位时,毁掉大坝,洪水奔腾而下,冲毁了城墙,徐都成为一片汪洋之泽。

    徐国君主无法再战了,他将自己的头发剪断后,携妻带子,出城向吴王阖闾投降。吴王阖闾赦免徐国君主,并允许他流亡到楚国。

    吴国开始显示出十足的霸气。

    破钟吾、灭徐国后,吴王阖闾的目标直指楚国。阖闾下达军队动员令,筹备进攻楚国,可是命令下达后,却迟迟没有出兵。

    原来阖闾心里有个疙瘩。他最信任的人是伍子胥与伯嚭,这两人都是被楚国政府迫害而逃亡到吴国的,与楚国政府有深仇大恨,两人都有极强

    的报复心理,不达目的不肯罢休。阖闾担心一旦伍子胥与伯嚭率领吴军深入楚国后,会过于冲动、感情用事,急于求成,如果这样的话,那么

    军队便很可能陷入灾难。

    阖闾把伍子胥与伯嚭两人召来,问他们说:“我想出兵攻打楚国,你们两位怎么看呢?”伍子胥与伯嚭都面带喜色说:“我们愿意效劳。”阖闾没有回答,他站在高台上,南风徐徐,突然他迎风而啸,而后又一声轻叹,没有吭声。

    伍子胥十分精明,他猜测到了吴王阖闾的心思。不错,伍子胥确实恨不得杀回楚都,虽然楚平王死了,但也得把他的尸体挖出来羞辱一番。楚平王的儿子、孙子,这些王室成员也不是好东西,得抓起来出口恶气。他时常有意无意地透露出心中的熊熊怒火,而这正是吴王所担心的事。

    当然,伍子胥有冲动的一面,也有冷静的一面。

    在摸准吴王心思后,他提出一个非常理性的军事计划:“楚国表面强大,其实内部混乱,掌权的人太多,却没有人敢于承担责任。

    在击败楚国之前,首先要先让他们疲于奔命,因而我们可以将军队分为三个部分,采取车轮战法,轮番出击,骚扰楚军。

    只要楚军一出动,我们就撤退,他们一撤退,我们又出动另一部分兵力骚扰。这样折腾几次,很快就会让楚国人精疲力竭了,到时我们再精锐全出,必定能大获全胜。”

    这一番分析,展示伍子胥军事素养与卓越的眼光。

    吴王阖闾听了之后大喜,立即采纳其建议,将吴军分为三个编制,轮番出击,果然如伍子胥所料,把楚军折腾着团团转。吴军牢牢地掌控着战场主动权。

    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吴国在战火的洗礼中走向军事强国。当巫臣初使时,当时的吴国连兵车也没有,如今不仅拥有兵车、水师,还有第一流的兵器。

    吴国的铸剑技术在诸侯国中是数一数二的水平,吴王阖闾对宝剑的酷爱,刺激了吴国铸剑技术的发展。颇令人惊讶的,铸剑新技术最为领先的,居然是被视为蛮夷的吴、越。当时乐级的铸剑师,越国有欧冶子,吴国则有干将、莫邪。

    据说欧冶子与干将是同门师兄弟,而莫邪则是干将的妻子。当时越国还是个弱国,吴国强大,越国人便献上三把宝剑,这三把宝剑,很可能就是出自欧冶子之手。阖闾得到三把宝剑后,爱不释手,希望本国也可以铸出同样的旷世名剑。

    铸剑的任务交到名匠干将手里。

    干将采集优质的铁矿石及其他材料,铸成了绝代双剑,一把称为干将,另一把称为莫邪。据说为了铸成这两把剑,干将将妻子莫邪推入熔炉中,以身铸剑,这两把名剑是以莫邪的生命换来的,故而干将十分爱惜,只将其中的一把(莫邪剑)献给吴王阖闾,自己则保留了另一把。

    得到宝剑莫邪后,阖闾爱不释手,又下令让国内能工巧匠制造金钩。阖闾对兵器的酷爱,成为吴国制造兵器热的催化剂。

    金钩是什么东西呢,是一种类似**的武器,在阖闾的大力支持下,吴国所制的金钩闻名天下,后来被称为“吴钩”。

    在古代诗词中,经常可以看到写有吴钩的诗句,比如李贺的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再如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吴钩在千年后仍然十分有名。

    吴王阖闾下令:“善长制造金钩者,赏赐百金。”这么一来,吴国大批工匠都转向制造金钩。铸剑制钩的背后,都体现吴**事装备技术的提高。

    伍子胥是吴王阖闾称霸的最重要人物,而且善于挖掘刺客杀手和军事人才,其中包括专诸、要离,但最重量级的人,却是举世闻名的兵圣孙武。

    孙武是齐国人,其先祖是陈国流亡到齐国的陈完,与齐国权臣陈无宇属同宗,孙武早年生活比较平淡无奇。

    伍子胥在隐居期间,对吴国的逸士能人十分留意,并挖掘出许多人才。他可能读过孙武的某些著作,对其兵法思想极为叹服。可以说,伍子胥

    有伯乐之才,他意识到孙武是个帅才,可以帮助吴王成就霸业。

    有一天,吴王阖闾邀伍子胥一起讨论军事。在交谈时,伍子胥提起孙武,并在阖闾面前七次举荐孙武。

    孙武的加盟,使吴王阖闾如虎添翼。

    在孙武与伍子胥的努力下,吴国制订了对楚的战争计划。这个计划,是在伍子胥原先构想的基础上再做修订,目的是以主动的出击,拖垮楚国人,并最终完成直捣郢都的战略计划。

    楚王熊壬上台伊始(公元前515年),便挫败了吴国的入侵。由于吴国爆发吴王僚被刺事件,阖闾篡位,吴军统帅掩馀、烛庸逃亡,吴军大败。

    此役的胜利,让楚国人看到了新政府的希望,然而很快,希望就破灭了。

    郤宛是楚国最正直的大臣之一,也是挫败吴军入侵的英雄,深得国人的爱戴。可是这么好的一个官,却难逃被栽赃陷害的下场。

    起读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读原创!');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