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越春秋 > 正文 第002章 孙子兵法,字字珠玑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楚王熊壬今年有十五岁了吧?”鸠浅沉声问道。www.biquge001.com

    “他哪里能比太子你运筹帷幄之中!?”苦成恭维道。

    “学的很快么?运筹帷幄都用上了?他可不简单,楚国的中兴之主啊!”鸠浅摇了摇头。

    “中兴?”苦成不明所以。

    “还有什么消息?”鸠浅并未解释,转而询问道。

    “楚国正率领楚军地杀向吴国与桐国。吴军已经布下口袋,等待子常率领的楚军钻进去。”苦成笑道。

    鸠浅双眼微屈,手指拍打在腿上,接下的事情鸠浅也知道,伍子胥与孙武出动舰队,出现在桐国北面,作出增援桐国的假象,暗地里却各率一支主力部队,潜伏在桐国南面的巢邑附近。

    子常根据情报,作出重大误判,以为伍子胥的主力在桐国以北,便在桐国以南发动攻势,这正中了伍子胥的诡计。

    吴军两支主力突然杀出,大大出乎子常的意料。兵贵神速,在楚军反应过来之前,吴军已经在豫章(春秋时豫章,包括汉水以东、长江以北大片地区)将楚军主力团团围困。

    子常的能耐,伍子胥是很清楚的,六年前吴王僚派两公子伐楚,结果吴军遭到楚军沈尹戌与郤宛两军的夹击而遭败绩,在那场战役中,子常作为令尹,却扮演一个不太光彩的角色,他率楚国水面舰队参加,可是中途却逃跑了。

    在伍子胥与孙武的合击下,楚军大败而逃。吴军趁胜围攻巢邑,巢邑沦陷,守将公子繁成为吴军的俘虏。楚国的东征,就这样以惨败而告终。

    鸠浅心里道,他能说什么,他能告诉妹妹他是穿越来的,他知道未来的历史,按照他所知道的,未来大越国会被吴国灭掉,国破家亡么,鸠浅只能在心里苦笑。

    清晨。啾啾的鸟声驱散了勾践的睡意,鸠浅扯下苦胆尝了一口,皱着眉头,又开始看书,与黑翼的学剑三天才能一次,毕竟黑翼不还是自己的宫卫,黑翼还要听命于他的父王允常。

    两年后。

    “儿臣见过父王,鸠浅见过大将军!”鸠浅对越王礼后,又对起身的大将军石买见礼道,待石买回礼后转过脸面对越王。

    “浅儿快过来坐下,看看寡人与大将军如处理国家大事!”越王允常和蔼一笑,向鸠浅招招手,示意他坐到自己旁边。

    待鸠浅跪坐到身旁后,越王一甩袍袖,犹如雕塑般的八名宫女和三名寺人纷纷躬身退下后,越王脸色一整,凌厉的目光看向大将军石买,示意他继续。

    “大王,楚国与吴国派来的使者又来催促,楚王差使者重金与我国结盟,并承诺事后与我国瓜分吴国土地,而吴王使者来向我国求亲,为吴国长公子波求王女季菀,待公子波成为太子后正式完婚!”石买大将军笑着说道。

    “大夫们怎看?”越王双眼微眯着,左手拍打在腿上问道。

    “呃,这个,大夫们意见不一!”

    “是吵作一团吧!”越王冷哼一声道。

    “王上英明!”石买尴尬的挤出笑容道。

    “大将军你又如何看呢?”越王又问。

    “楚国虽前年大败于吴国,但毕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强国,我们不能得罪,吴国有伍子胥和孙子在,现在也不是我越国可以匹敌的,依老臣想,不如我们将好处都吃下,两方都不得罪,私下与楚国结盟又与吴国结亲,待两方疏于防备,打的两败俱伤,我越国潜兵两万于国疆等待时机……”大将军手抚须髯狡狯的笑道。

    “大善,大将军与寡人所想如出一辙啊!”越王允常抚掌大笑道。

    王室中只有三个人,越王和大将军石买,却发现没有听到往常一样料想到的鸠浅的夸赞与高歌颂德,转过看去却见太子鸠浅愁容满面,忧心忡忡地摇头叹息。

    “浅儿难道你是心疼菀儿么,菀儿她也是寡人的女儿,作为父亲,难道我就舍得么?不过她未成了吴国太子妃,甚至将来会成为吴国的王后,这样不也是为她好么?”越王心中略有些不喜,但顾念亲情还是苦口婆心的向鸠浅解释道。

    “父亲,大将军,父王儿臣不是心疼菀儿,如果菀儿可以当王后,对我们越国也有好处,儿臣高兴还来不及,但是……”鸠浅欲言又止的摇头。

    “但说无妨!”见太子鸠浅犹豫,被勾起好奇心越王看了眼也一脸疑惑的大将军说道。

    “儿臣有次出去游玩,曾经遇到一位老人,和他聊天的时候,他说过吴国的孙武正在编写一部兵书,名字叫做《孙子兵法》,其中附录之中还有三十六计,而其中有一计叫做抛砖引玉,而其中的‘凡与敌战,其将愚而不知变,可诱以利,彼贪利而不知害,可设伏兵击之,其军可败。’十分相似,所以儿臣担心!”

    “哦?孙子兵法孙武?,“可是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的孙武将军?”越王允常腾地站起身来追问道。

    孙武早年生活比较平淡无奇。他是齐国人,随父母家人逃避战火隐居到吴国,孙武勤奋地钻研兵法,探讨总结春秋时期军事思想的发展,并提出自己深刻的见解,著成兵法书一册,这便历史上不朽的巨著《孙子兵法》。

    伍子胥在隐居期间,对吴国的异士能人十分留意,并挖掘出许多人才。他拜访孙武后读过他的著作,对其兵法思想极为叹服。

    伍子胥意识到孙武是个帅才,可以帮助吴王成就霸业,更可以帮他击败楚国复仇血恨。

    有一天,吴王阖闾邀伍子胥一起讨论军事。在交谈时,伍子胥提起孙武,并在阖闾面前七次举荐孙武。吴王并没有在意,他本人便是善长将兵的名将,见伍子胥推荐了一个从来没有指挥作战经验的隐士,心中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伍子胥推荐孙武,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其真实的目的,是想提高自己在吴王心中的地位。

    虽然阖闾心里是这么想,但他没有说出来,既然伍子胥推荐了,那就召孙武前来吧,至少这也算是给伍子胥一个面子。

    孙武来到了王宫,阖闾以礼相待。当然,这更多是出于表面的客气。吴王开门见山,向孙武询问兵法见解,显然是要试探一下孙武的兵学修养。

    阖闾并没有意识到,他是幸运的人,因为他最早读过了《孙子兵法》。孙武将自己还未写成的兵法书简呈交给吴王,阖闾开卷一阅,只见第一篇《始计》,开头写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阖闾震惊了。自从有文字以来,从来没有人把战争问题写得如此深刻、透彻!在此之前,阖闾自认为是个精通军事之人,而在孙武的文字面前,他才意识到自己只是会打仗,不能说领悟到了战争的真缔。

    对孙武的著作,吴王阖闾赞叹不已,他如饥似渴,一篇篇地读下来,总共十三篇,分为《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既有论及战略问题,也论及战术原则,简明扼要,字字珠玑。

    阖闾读完后,心情舒畅,非常高兴,对于这本兵法书的价值,他没有丝毫怀疑。不过他更关心的是,孙武究竟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呢,还是一位可以担任统帅的将军呢?

    他准备给孙武出个小小的考题。吴王阖闾便问道:“先生的兵法,能否稍稍试验一下呢?”

    孙武知道吴王心中有疑虑,便微微一笑说:“当然可以了,大王可以拿**的宫女来做个试验。”

    阖闾一听乐了,战争是男人的事情,宫女弱不禁风的,怎么受得了军事训练呢,嗯,好,既然你吹牛了,我就看看你的本事吧。于是他批准了:“好吧。”

    孙武又说:“臣有一个要求,请求大王让两位/宠/姬分别担任队长,各领一队。”阖闾一听,这要求并不过份,批准了。

    演练的第一天,吴王亲自到场观看。

    参加演习的宫女总计三百人,分为两队,每队一百五十人。这些平素花容招展的女人们,全都穿着铠甲、戴着头盔,一手持着剑,一手持着盾。虽然身着戎装,却没有英姿飒爽,反而看起来有读不伦不类的感觉。这些没摸过剑的女人嘻嘻哈哈的,觉得挺好玩。

    ');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