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越春秋 > 正文 第08章 庆忌死后,要离魂归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与其说要离被吴王阖闾所利用,不如说他为了证明自身价值,达到不择手段的地步。www.biquge001.com

    伍子胥假仁假义的大喝阻止道:“那不行!”

    要离跪倒在地顿首,说出伍子胥临行前交代他的话来:“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安其妻子之乐,不尽事君之义,非忠也;怀家室之爱而不除君之患者,非义也。’家庭是小,君国是大,请大王成全。”

    吴王阖闾绝非善辈,既然要离自己提出苦肉计,他也不必感到有良心上的不安了:“那好吧,就依你所说的。”

    过了不久,吴国政府给要离扣了个罪名,要离闻风而逃。他的妻儿子女则被吴王下令逮捕,在闹市上公开处决,并化骨扬灰。

    这一切,都是吴王阖闾、伍子胥与要离共同导演的戏。

    假戏却是真做。要离的妻儿子女,到死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以为要离真的犯下什么滔天罪行了,作一名狂热武士的妻子与儿女,有时是一种不幸。

    离开吴国后,要离放话扬言,与吴王阖闾有不共戴天之仇,这是说给庆忌听的。经过辗转后,要离最终到了卫国,求见庆忌,庆忌没有疑心。

    见了庆忌后,要离咬牙切齿地说:“吴王阖闾昏庸无道,王子您是知道的。如今我妻儿子女无罪见诛,在街市上被化骨扬灰,此仇不报非君子也。

    吴国现在的国情,我略知一二,希望可以借助王子之勇,必可擒获阖闾。王子何不乘此机会,率部打回吴国去呢?”

    庆忌因父亲吴王僚被杀一事,对阖闾恨之入骨。他频繁与中原各诸侯国接触,想借助诸侯的力量杀回吴国。现在要离前来投奔,其家人被杀于街市,这是吴人皆知的事实,他对要离没有丝毫的怀疑,认为他是个可以信任的人。

    要离的计谋实现了,他得以潜伏在庆忌的身边。

    庆忌开始招募雇佣兵,并亲自训练。三个月后,这支雇佣军出发了。到了长江岸边时,庆忌找来了一些船,士兵们纷纷上船,横渡长江。

    愈到江心,江风愈烈,船在江中摇摆着,要离手握着一把矛钩,坐在庆忌身边。他思忖着最佳动手的时机,因为庆忌勇健过人,他只有一次行刺的机会,而且必须要一刺致命。

    要离是一名勇士,但并不是个武艺高强的人,由于身材瘦弱,他的力气并不大。为了达到最佳的行刺效果,他非常聪明,选择站在庆忌的上风向,这样可以借助强劲的风力,增加矛钩的冲击力。

    可是庆忌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他是一个光明磊落之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况且要离的遭遇,使他有几分同情,完全不相信要离竟然会是吴王阖闾派来的刺客。船行至江心时,庆忌一边抬头欣赏滔滔长江水,一边若有所思,根本没注意要离已执着矛钩站在他背后。

    庆忌一读戒备心也没有,这正是下手良机!

    要离举起矛钩,用尽全身的力量,顺着风向朝庆忌的后背狠狠地扎去。矛钩深深地刺入庆忌体内,只听得“啊——”的一声惨叫,一股殷红的鲜血喷涌而出。然而庆忌并没有马上死掉,他太强壮了,一回头转身,以困惑不解的眼光瞪着要离,然后身子一摆,将矛钩甩掉,一伸手,抓住要离。

    要离站不稳,一脚跌倒在地,庆忌趁势揪住他的头发,把他的头拉到船缘,一用劲按到水里,然后又拔出来,再按进水里。折腾几次后,要离已经呛了不少水,直喘大气。

    庆忌的伤口处鲜血不断地涌出,他忍住巨痛,把要离的脑袋乐在膝盖上,悲愤交加地质问道:“阖闾杀你家人,我欲为你报仇血恨,更待你犹如兄弟手足,你为何要杀我?你说啊!”

    庆忌不想死得糊里糊涂,他一定要刨根究底知道事情的真相。

    要离突然狂笑了几声,说道:“那只是我的苦肉计,欲为国家止戈,欲为君王除患,何惜自己的家人!”

    庆忌不禁长叹一声道:“你能忍辱负重,还敢以兵刃加之于我,真是天下的勇士!”

    这时庆忌的侍卫们拔出剑,准备结果要离的性命。庆忌的脸色愈发苍白,他感觉自己的气力正在一读一滴地消失,但他还是用尽全身力气说:

    “不要杀他。要离是天下的勇士,怎么可以在一天之内,杀了两位天下至勇之人呢?”

    说完后,庆忌又对手下说道:“我活不了了,你们把他放了吧,让他回到吴国,以表彰他的忠心。”说完后,庆忌的脑袋一歪,死了。

    如果以人格来论,庆忌无疑是一位真正的勇士,能够从容释放杀害自己的凶手,这样磊落的胸襟,试问有几人可达到?只可惜庆忌他生不逢时,纵有盖世武功,终无用武之地,成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

    要离没有被处死,庆忌死后,他的部下遵从其遗言,将要离释放了。

    这个结果,并没有让要离高兴。他选择的是一条英雄之路,可是庆忌死了,他却活下来,而且是在敌人的宽大下活过来的,这不是他想要的。

    他一路走着,一路想着,走到半途时,停下来不再走了。

    有一名跟随着他的随从问道:“为什么不走了。”

    要离惨然叹道:“我以妻儿子女之死效忠国君,这是不仁;为新的国君而杀死旧国君的儿子,这是不义。不仁不义,我怎么能苟且偷生于人世呢?我又有何面目来面对天下之士呢?”说完后,他跳入江中,此时的他生念已决,只求一死。

    可是要离没死,随从把他救上来了。

    要离睁开眼睛,又看到蓝天白云,自言自语道:“我能不死么?”他的随从在耳边说:“您先不要求死,回来吴国后,吴王肯定会给你加官进爵的。”

    随从的意思是要离如此功劳,回去加官进爵,自己也会多得些好处。

    要离笑了一下。自己的使命完成了,如果得到官爵,那岂不是让他人耻笑,自己以妻子儿女的生命来换取荣华富贵么?他拔出利剑,先自断手足,然后伏剑自杀。

    继庆忌死后,要离也魂归江河。

    作为一名刺客,要离是个很复杂的人。武士的狂热,使他成为一个杀人的工具,虽然他自诩为一名真正的勇士,但实际上他远不如其敌人庆忌。庆忌更有君子风度,更有人情味,而要离则不免显然气量狭小了,甚至是冷酷无情,所以甘心被一心报仇的伍子胥利用。

    庆忌之死,令吴王阖闾如释重负,最大的绊脚石搬掉了。可是阖闾还不知足,还有两个隐患未除:吴王僚的两个弟弟,掩馀与烛庸。

    吴王阖闾既是一位雄才伟略的君王,同时也是一个冷血人物,再有心狠手辣,智计超群的伍子胥帮他出谋划策。

    他先借专诸之手刺杀吴王僚,后又借要离之手刺杀庆忌,如今又把目光盯住了逃亡在徐国与钟吾国的掩馀与烛庸,两人都是吴王僚的弟弟。

    公元前512年,即吴王阖闾三年,吴国政府对徐国、钟吾国频频施压,要求两国分别交出吴国公子掩馀与烛庸。徐国与钟吾国都是小国,得罪起吴国,便偷偷告知两位公子,两位公子走投无路,看来只能逃往楚国了。

    楚王熊壬敞开胸怀,接纳了掩馀、烛庸两个吴国公子,将两人安置在养邑,并赐给大片土地。

    在楚王熊壬看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如今吴王阖闾重用楚国叛徒,对楚国的虚实了如指掌,他也想通过接纳吴国公子,来掌握吴国的军事情报。

    确实,在吴王阖闾的臣僚中,他最信任的两人都是楚国人,这两人是伍子胥与伯嚭。

    在吴王阖闾夺权路上,伍子胥功不可没。阖闾即位后,即任命伍子胥为行人,即外交官,并参与政事,问他说:“寡人想要富国强兵,称霸诸侯,不知要怎么做呢?”

    伍子胥听后顿首道:“我不过是楚国的逃犯,父兄惨遭杀戮,连尸骨都无人收葬,我蒙罪受辱,前来投奔大王。大王不加杀戮,已是知足,又哪敢参与政事呢?”

    吴王阖闾笑道:“要是没有先生相助,我恐怕还得带着兵在前线打仗呢,哪里可以得到王位呢?现在百事待兴,我诚恳地希望有您相助教导,您怎么说这样的话呢?”

    其实伍子胥并非不想有一番作为,但他心有顾虑。正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如今阖闾已经实现称王的,自己又立下大功,谁晓得下场是好是坏呢?他索性把话挑明了:“我听说谋事之臣,在为君王排忧解难后,必定不被君王所重用。”

    阖闾一听,心里明白了。他诚挚地对伍子胥说:“先生怎么这么想呢?没有您,我就没有可以畅所欲言的人了。我虽然得到王位,但事业刚刚开始,我国僻处东南,地势险阻,气候潮湿,还有江河的水患,国家没有坚强的防御,民众没有依靠,没有建立储备,许多荒地未开垦。百事待兴,我正要向先生请教哩。”

    ');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