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1979黄金时代 > 正文 第1287章 战略合作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287章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

    这么大气的词把杨威光弄得有点澎湃,得亏陈奇还没说“对其颗粒度”“打通底层逻辑”“矩阵”“生态化反”呢,不然得抽抽了。www.biquge700.com

    “怎么个合作法?”

    “我们在电视剧上已经建立了良好的生态关系,我想进一步开发,在新闻评论、综艺、动画等方面,全方位的与央视合作。”

    嗯?

    杨威光一听,反倒冷静下来,用一种怀疑的眼神看着这家伙。没办法,北影厂还在那棵老歪脖子树上挂着呢。

    “你这是什么眼神?难道我会鸠占鹊巢,抢班夺权么?”陈奇不满。

    “你以为你不会?”

    “噢哟~央视不一样,就算我想要,组织上会给么?”

    这倒是实话,不可能把央视给东方集团,那集团成什么了?喉舌中的喉舌,宣传战线上的DF-5c,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咱们这位领导新官三把火,扩大会议上不是讲了么?要加强评论性工作,你们肯定在策划新节目,我有些粗浅的想法……”

    陈奇道:“拿美国来说,cnn是24小时播出,aBc、cBs的早间节目都是从六点开始。央视却没有,每天开播时间是八点,那不如就搞一个早间节目。

    早间节目的观众群其实很大,上班的一般在这时候起床吃早点,往往会打开电视扫那么几眼,不上班的老头老太太更会看电视了。可以搞一个综合性节目,分几个子版块,有人物访谈、社会新闻、百姓生活、歌曲娱乐等等,名字可以叫《东方时空》。

    我没什么要求,只想承包一年的冠名权,为我的电脑打打广告。”

    “你不是做代理电脑生意么?”杨威光道。

    “那是以前,我们现在有总工、副总工,班子搭建起来了,明年会推出自主品牌电脑。一年的冠名权,300万如何?”

    《东方时空》如果真做,那就是一档全新类型的节目,谁也不清楚前途怎样。

    陈奇直接给300万,是很有诚意的。

    历史上,《东方时空》最早的广告费是30秒1500元,5分钟广告只卖出去3分钟。而一个月后,广告费就涨到了30秒5000元;一年后,30秒3万元。

    这节目可是每天都播的。

    那便是:“欢迎收看由东方电脑冠名的《东方时空》栏目!”

    杨威光颇为心动,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反正可以先试试,道:“你说的战略合作,不会就这一个栏目吧?”

    “当然不是!”

    陈奇喝了口茶,继续道:“《东方时空》是个模板,节目品牌化的模板。你们该出一些定位精准、在行业影响力大、观众印象深刻的节目了。

    比如《东方时空》设个关注社会热点的子版块,大胆揭露问题,敢拍敢说。让老百姓形成一种反应,碰到政府不作为、社会不良现象,就会想到给《东方时空》打电话,让他们曝光!

    形成这种效果,品牌就算做成了。

    那以此类推,少儿节目也可以搞,弄一个综合性的栏目,有动画片、短剧、儿童游戏、亲子教育等等。刚好我们集团出了一部《宠物小精灵》,可以拿来放放。”

    这自然是《大风车》了。

    央视目前是《七巧板》,还没有《大风车》。《大风车》的影响力显然更高:“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啦啦啦……”

    陈奇索性一口气说完:

    “再弄个晚间的脱口秀类型节目,可以叫《实话实说》,通过现场群体交谈形式,围绕社会生活和人生体验话题展开讨论。”

    “再有综艺。”

    “法国有一档节目叫《Intervilles》,以城市代表队为单位,通过各种趣味游戏来比赛……94年是中法建交30周年,我们可以与法国电视台合作,联合推出《Intervilles》国际版,中、法几座城市的代表队参加。

    还可以引进版权,咱们自己来做,想做国内城市就国内城市,想与国外合作就国外合作。”

    这档节目被央视引进后,取名叫《城市之间》。一度非常受欢迎,但随着成本提高、游戏模式单调、收视率下滑等因素,后来取消了。

    “综艺是海外交流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还可以搞《厨王争霸战》,各国厨子来比赛。

    或者《中餐厅》,咱们去美国开个餐馆,推广美食文化,不仅要面对繁忙的餐厅运营,还要应对各式各样的客人。镜头实时追踪,这叫真人秀。

    或者再弄个……”

    “你先等等,我缓一会儿!”

    杨威光连忙打断,信息量太大了。

    陈奇要在国内开辟意识形态战场,最好的平台不是电影、报纸,而是电视,那只好借用央视的。既然借人家平台,就得给点好处。

    他说的这些,实际是央视节目未来的整体规划方向。

    而东方集团要深度参与其中,所以叫战略合作。杨威光也想明白了这点,他不介意陈奇帮忙策划,但肯定不能让陈奇有太大的话语权。

    “具体合作模式呢?”

    “我不参与内容制作的节目,创意就当友情赠送了;我们联合制作的节目,按照投入占比进行广告分成;我独自制作的节目,在央视播出,广告收入五五分。

    另有一点,如果我想做某个话题,比如放在《实话实说》中讨论,节目组必须配合。这是组织下达的政治任务!”

    思想是这样:强调新闻的真实性、评论性,喜欢找专家、学者、工人、农民、干部各群体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引导社会舆论。

    所以他在任期间,出现了一大批此类型节目。

    《实话实说》的话题设置,有些尺度非常惊人,后世都想象不到。

    《焦点访谈》虽然免不了各种限制,但90年代那会是真曝光问题——《焦点访谈》就是从《东方时空》的一个子版块《焦点时刻》,衍生出来的。

    最红火那会,记者采访取材都十分困难。因为一旦曝光,就代表有官员被处分,所以记者拍到关键证据都得争分夺秒的赶回来。

    杨威光甚至养成一个习惯,每到《焦点访谈》播出的时候就出来散步,为的是躲开各地打来的求情电话。

    “老杨!”

    陈奇换了个称呼,认真道:“我们可以先把《东方时空》搞起来,《实话实说》可以作为《东方时空》的晚间特别节目,每周出一期,做熟了再独立。

    再把法国《Intervilles》的合作搞起来。

    有这仨节目,我们也好交差。”

    “……”

    杨威光沉吟片刻,点点头:“我马上组织台里开会研究!”

    一个是官方新闻和评论性质、一个是各群体思想碰撞的舞台、一个是外宣——中法建交30周年。所以他也觉得这仨节目要优先。

    而他又忽地想起一事,道:“对了,田部长跟我提过一嘴电影频道?”

    “哦,那是小事情!我们干的才是大事。”

    “好了,我也不打扰了,尽快给我消息。”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