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2467章 有坛无印
幸好道场的主人被引走,在潜入的过程中,秦桑虽不慎暴露出轻微的气息,并未惊动任何人,顺利进入道场内部。www.luanhen.com
悬立半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秦桑的视线扫过群山,最终落到湖面,进来才知道这片湖泊有多大,一望无际的水面,平静地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天上风灾肆虐的乱象,平静和混乱的两种景象在这里融合在一起。
治坛可能就藏在湖底。
秦桑进入水中,发现湖水非常深,岸边几乎是垂直向下,深处湖水的冰冷彻骨,灵气却异常充沛,不仅孕育出各种奇特的灵鱼,石缝里还长着一株株外界罕见的奇花异草。
当然这些灵花异草都被道场的主人设了禁制,秦桑不想惊动对方,便没有下手。
绕着湖底游荡了一圈,却没有发现治坛存在的迹象,秦桑并不意外,倘若这么容易就能找到,治坛早就暴露了。
接下来可能还要依靠敕命金书。
秦桑催动箓坛,祭出敕命金书,不等秦桑有什么动作,便金光一闪,主动投向湖底某处。
见状,秦桑心中一喜,连忙跟上,旋即就见湖水里荡漾起一抹奇异的波动,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屏障,而秦桑方才游荡时竟浑然不觉。
‘咻!’
敕命金书穿过无形屏障,秦桑紧随而入,眼前景象登时大变,湖水消失了,进入一处黑暗的空间里。
周围一片死寂,黑暗中只有一座大殿,静静矗立在这里不知多少年,大殿充满古韵,但斑驳的墙面、破损的瓦片、断裂的梁柱,昭示着这里曾经遭受过严重的破坏。
“这是……授箓司大殿!”
秦桑眼底泛起惊喜之色,授箓司是一治之中的核心重地,治坛和都功印便安在授箓司!
治坛就在这座大殿之中。
秦桑落到殿门前,发现殿门已经开启一道缝隙,迫不及待推门进去,果然看到一座神秘的法坛,无论法坛之规制、还是符文之繁复,都远超靖坛,是治坛无疑,而且根据法坛规制推断,绝不是青羊治那种弱小的别治。
可是……
“都功印不在!有坛无印!”
秦桑快步登上法坛,结果令他大失所望。
都功印是一治之根本,道门真人开辟一治便要开始勾连神庭,凝练都功印,都功印大成方能升格为正治。
如果都功印还在,哪怕其他靖坛、都坛全部被毁,秦桑现在也能启动治坛,发奏上表。
除此之外,这一治的关键信息都藏在都功印之中。道门二十四正治以及一些关键下治的名字,他是知道的,但大殿外没有悬挂匾额,这枚都功印也不知所踪,秦桑也无从判断,这里究竟是哪一治。
秦桑不死心,仔仔细细寻找了一番,轻叹一声,面露失望之色。
都功印不知所踪,也就没有了取巧的捷径,如今只剩一个办法,重建靖坛、都坛,打下与这座治坛相匹配的疆土,然后强行启动治坛,以求震动神庭。
秦桑相当于在异域重开一治,没有道庭暗中支持,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好消息是他不用再费心建造治坛,节省了不知多少精力和宝材。
仔细打量着面前的治坛,秦桑看到治坛边缘有几道裂纹,不由暗暗心惊,当年的大战该有多么惨烈,连治坛都被损坏了。
好在治坛损毁并不严重,不难修复。
这里只有一座孤零零的法坛,也没有留下高阶灵符,不过秦桑可以将祭雷誓章铭刻进去。当然现在还没有治坛的用武之地,秦桑麾下只有一个角生国,靖坛足以。
“果然还是要徐徐图之,不知都功印是不是流落在外,能找到都功印就好了……”
秦桑轻抚法坛,入手冰凉。他心中沉吟,接下来要自己打天下了。既然如此,先不忙抢占这座道场,以免节外生枝,让对方帮忙看着也好。
接下来,秦桑又在授箓司大殿停留了一会儿,便离开道场,他离开后不久,道场的主人就回来了,没能抓到闹事的秦桑本尊。
本尊和法身会合,秦桑在苍梧国游历了一番,便返回角生国,不料刚回来就得到一个好消息。
“师父,风漠送来一封符信,”白颖儿俏生生落到秦桑面前,呈上符信。
秦桑打开,见是啸月送来的,原来弦影通过秦桑留下的方式,联络到了啸月,说是秦桑委托给他的那件事,终于有眉目了。
收回神识,秦桑呵笑一声,过了一百多年才有消息,他还以为早已被弦影遗忘了。
当年,秦桑委托弦影调查陵人先祖离开大风原的路线,一直杳无音讯,本已不抱什么希望,没想到弦影又突然联系他。
“师父,信上说要你亲自过去,会不会……”白颖儿有些担忧。
按照常理,弦影查到什么消息,直接在信上说明即可,却要秦桑亲自前去一晤,白颖儿担心可能有阴谋。
“应当不会有问题,”秦桑摇头,弦影没有对他不利的理由。
回想起来,他曾和弦影约定,一同对付狻猊,难道现在出现机会了?
秦桑打算建坛设治,按理说不该再分心参合外面的事,但半妖和妖族同在大风原,是无法彻底割裂开的。
修大乘杀道,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有什么风吹草动,大不了远遁避祸。
大风原大小势力无数,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不仅要着眼于角生国及其附近,还要纵览全局,关注整个大风原的局势变化。多和妖族,尤其是狻猊族和招风族接触,不仅可以了解妖族对半妖的态度,以后有什么消息,也能及时收到。
“既然如此,我便亲自走一趟,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秦桑本想近期拿下流风国,只能等回来后再从长计议。
不知弦影有何目的,稳妥起见,秦桑要将法身和法相都带上,不过朱雀应该愿意留下来。
“不忙反攻,可以开始大举接纳弟子,加入道门了,多多益善!记得拖住战局,万一遇到麻烦,去请朱雀出手……”
秦桑叮嘱了白颖儿一番,马上起程,没过多久便进入风漠。
“拜见主上!”
地行公率领几名风盗,早早出来迎接。
秦桑离开风漠时,命地行公翻过天壁山脉,率领这一股风盗,另一边由啸月率领。百余年来,他们逐渐壮大,已经是两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角生国虽然弱小,实则秦桑麾下的隐藏势力已然不弱,一旦显露,势必会让敌人大吃一惊。
“如何?”
秦桑和地行公并肩飞在天上,询问他们的近况。
听地行公禀报,发展的势头很好,许多风盗被他们收编,秦桑又不许他们烧杀掳掠,导致风漠里的风气都好转了。
“不过,”地行公神情凝重,沉声道,“风盗不行烧杀掳掠之事,是有违常理的。而且我们势力逐渐壮大,愈发惹眼,最近我总感觉有谁盯着我们。”
秦桑不让他们主动作恶,对方生事便无须手下留情,他们四处钓鱼,但机会比起以往少了很多。
闻听此言,秦桑心头一震,他早就怀疑暗处一直有势力盯着风漠。
“有没有发现对方的踪迹?”秦桑追问。
地行公摇头,“对方的手段非常高明,若非我的土遁之术还算不错,根本无法察觉,其实我到现在也不敢肯定是不是我的错觉。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了一些异常,主上还记得,你让我留意的那座洞府吗?”
秦桑点头,地行公说的正是他得到凤翎和凤血树的秘境,被弦影讨去还人情。
地行公低声道:“主上走后不久,那座洞府便被神秘势力占去,却深居简出,不像风盗。而且都神通了得,我有次想要靠近,险些被识破。我怀疑,盯上我们的,可能就是他们!”
秦桑皱眉不语。
这百余年来,地行公想尽办法,也没能探明神秘势力的来历,反倒自己险些暴露。
这么一股势力,恐怕只有半妖大国或者妖族大族才能支撑得起。
想到当初弦影和对方见面的一幕,秦桑心道:“难道是招风族在盯着风漠?”
秦桑还没有开始寻找麒麟本源,就已经被盯上了,一旦真正动手,恐怕很难瞒天过海。
“不可打草惊蛇!”
秦桑断然道,他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这里可以先缓一缓。
“你留下一些得力助手,其他风盗都送出风漠,让他们散去诸国,寻找一件东西。”
说着,秦桑幻化出一枚宝印。
都功印的形状大同小异,最大的区别是印文。
其他修士没有治坛,又不懂道庭法门,即使得到都功印,也感觉不到任何神异之处。倘若都功印流落在外,可能会被某个修士,甚至普通人当成一枚普通的方印收藏。
说着,秦桑又取出一沓雷符以及一些丹药,皇帝不差饿兵,让地行公把这些东西都分下去。
事实上,这些年秦桑传给他们的上乘法门,足以让大部分风盗感激涕零了,但凡有一丝希望,谁愿意过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
秦桑又问起制造血云山脉的那些人,不料更加神秘,地行公也一无所知。
视线穿透茫茫风沙,视野内尽是千篇一律的景象,风漠似乎愈发神秘了,秦桑大感棘手,却不会退缩,口中喃喃道:“看样子,要好好和弦影叙一叙旧……”
这时,地行公继续禀报道:“我上次过去时,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迹象,怀疑他们近期可能会离开洞府。”
“哦?”
秦桑沉吟片刻,决定亲自前去一探。
等地行公做好安排,他们便奔赴天壁山脉,入山之后,直奔那处秘境。
来到秘境近前,秦桑见这里的景色和之前截然不同,凭空多出一个山头,而且掩饰地极好,若非秦桑提前知道猫腻,想不到这里会有一座洞府。
“可能是幻阵。”
地行公低声道,指了指洞府的入口。
他们在这里守了月余,也不见有人进出,这时秦桑收到符信,将地行公留下,独自下山。
原来是啸月前来拜见,并且带来了攀琮。
秦桑闭关的时候,一直是啸月代为联络攀琮,秦桑将攀琮和陵人留在北面,希望他能查到有用的东西,可惜最终一无所获,秦桑便命他带着陵人赶过来。
“让主上失望了,请主上责罚!”
攀琮表情讪讪,并非他不尽心,实在是沧海桑田,所有痕迹都被岁月埋没,无从查起。
秦桑知道怪不得攀琮,也不会因此责罚于他,问起陵人的现状,攀琮禀报道:“途中遇到了点儿麻烦,折损了几百人,其他人都带过来了。”
“好!陵蹊留下,你们把其他陵人送到角生国,攀琮你就留在那里……”
秦桑吩咐道,若找到陵人秘库,可能需要陵人血脉方能开启。
攀琮和啸月均领命而去,秦桑又返回天壁山脉,这次没等多久,就见虚空之中忽然生出波动,接着闪出几道人影。这些人都以斗篷遮面,隐藏气息,神神秘秘,共计七人。
没想到竟有这么多人,不知里面有没有当年弦影见的那个。
秦桑顾忌他们的来历和实力,明目张胆跟踪对方,地行公的土遁之术都嫌差了,秦桑和地行公约好一个地方会合,独自跟了上去。
这些斗篷人沿着天壁山脉一路北上,途中非常小心,秦桑不敢靠得太近,又不熟悉地形,竟有几次险些跟丢,心中不由念起天目蝶的好。
一路翻山越岭,前方的斗篷人终于停步。
秦桑凝目眺望,见他们站在一面山壁上方,脚下就是深不见底的沟壑,沟壑的对面,另一面山壁隐约可见,相隔不远,中间却吹着灰色的怪风,经年不息。
怪风呼啸,沟壑里灰蒙蒙一片,里面仿佛隐藏着无数危险,令人胆寒。
“这里是……”
秦桑回忆着地行公他们送来的消息,风漠里有名的险地他都已知晓,此地并不在列。
“他们来这里做什么?”
闪过此念,秦桑就见其中一个斗篷人抛出一个圆盘,圆盘倒扣,播撒银光,一束束银光如利剑般洞穿怪风,射进沟壑。
<!-- 翻页上aD开始 -->